返回

给古人直播美食,他们都馋疯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9章 幽而复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底下群臣,尤其是武将纷纷吹捧起来,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见解独到!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光烛照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夸得干巴巴的,让李世民没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,大唐的武将,文采欠缺。

    连魏征都不阻止,因为实在没有阻止的必要。

    程咬金:“容陛下不弃,臣等生在好时候啊!”

    以初唐诸将的做派风格,放在宋朝,个顶个的骄兵悍将。

    看看岳飞的文字和乖顺,这种话他们写不出来也说不出来。这样的臣子,只因为是武将,本事太大太忠心,就被杀。

    放在初唐动辄灭国的将领身上,个顶个该死!

    由此可见,唐末时各路军阀有多嚣张。

    李世民:“王安石是奸相么?”两宋近二百年,全是奸相主政?

    房玄龄:“此人私德极佳,是改革派,但改革失败了!”从此后两宋陷于党争不止。

    “或许糊糊所在的年代,对忠奸贤愚的判断标准,与我们不同。”比如王安石,比如刘禅。

    真正心惊胆战的是两宋诸将,因为他们生活在宋朝。

    岳飞之前的人不知具体战绩,但天幕形容来看,是两宋最能征善战的将领。比开国诸将厉害,比狄青厉害。

    但这样的人,在大宋的政治环境中,不得不死!莫须有,就这样死了。

    岳飞之后的将领,谁没研究过岳飞的死因。政敌陷害,金人要求,甚至岳飞本人做的不妥帖的地方……

    唯独没有想到是大宋的历史传统!

    这么一想,还真是拥兵自重的几个活下来了。

    两宋的将领面前摆着三条路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拿点俸禄就好。

    奋勇杀敌,然后等着看官家的良心,是解甲归甲高官厚禄养起来,还是如岳飞一般,为预防不测先杀为敬。

    最后一条路,则是如天幕提起的几个将领一般,拥兵自重以自保。

    不同位面的郭荣、赵匡胤也在思考,他们从五代十国的乱局走来,抑武是必然,但抑制到何种程度,需要再考虑一二。至少不能像天幕介绍的两宋一般。

    岳云:“父亲?”原以为中间有何误会,却原来是开国之时,埋下的根子。

    岳飞坚定道:“北伐之心不改!”

    张宪长长地叹口气,岳家军如何能死中求活,难道真像天幕说的一般,拥兵自保,或者换一个能心胸开阔,能让他们平安终老的皇帝?

    哪一条走下来,都像乱臣贼子的路子。

    而大明,朱元璋在打朱棣,朱棣在打朱瞻基,朱高炽眼睁睁看着老爷子打儿子,不敢劝,怕劝了自己一块挨打,他这身肥肉,经不得折腾。

    年轻的朱瞻基看着的年幼的长子,做皇帝可以无耻,但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。

    糊糊:“岳飞死后,显赫一时的岳家军四散飘零,将领被调离,幕僚被编管流放,军队也被打散,少部分精锐编入禁军,另一部分编入其他官军,其他原地缩编。

    后来军纪严明威震天下,曾经的岳家军,三千人被洞庭湖上数百水匪,打得仓惶逃窜。

    南宋中期隆兴与开禧两次北伐中,位于中部战区核心,以岳家军为底子的鄂州军,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战果。

    时人评价说‘空屯数万之旅,饱食竞日’。这支部队军魂已失,早已配不上‘岳家军’的称号。

    如果岳飞没有死于绍兴十一年的除夕前夜,这年他三十九岁。那会儿,济南有个一岁半的孩子叫辛弃疾。

    不管是剥夺兵权,闲置甚至流放,十九年后海陵王伐宋,五十八岁的他应该会再次启用,因为他是大宋主战的旗帜。

    这样他会在六十岁上下,遇到二十岁上下,从北南归的辛弃疾。

    老将军,可知济南辛幼安!”

    彩云之南:岳某久闻其名,如蒙不弃,愿招为本司主管机宜。

    迷雾麋鹿迷了路:热泪盈眶。

    天涯赤子心:有点诸葛亮和姜维的味了,老将军,可知天水姜伯约,薪尽火传。

    言不由衷:蜀汉结束不在刘禅投降,而在姜维的陨落。大将军薨,汉亡。明明他都没有见过刘备。

    孟婆来碗豆浆:麦城之后,尚有昭烈;白帝之后,尚有武侯;五丈原之后,尚有蒋琬、费祎、董允。但姜维死后,再也没有继承者了,季汉的精神死去了,英雄的时代也结束了。

    十万伏特:愿陛下忍数日之辱,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。不知道阿斗有没有看过这封密信,如果看过,他怎么说出此间乐,不思蜀的。

    独自飞翔: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。看过如何,没看过又如何。刘禅一样看到孙权身死,灭亡蜀汉的曹魏覆灭,他要是再多活两年,还能送走东吴。有时候比敌人活得长,就是胜利。

    百忍成金:这么一说,曹魏最缺的就是,两老对手家的寿命。

    吐鲁番的葡萄熟了:这封

第79章 幽而复明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